我们一直在思考品牌推广方面的切入点,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我们的考验和挑战更大。产品的痛点---别人没有解决或者完善的而受众又迫切需要的,我们比较习惯站在用户或者受众的角度思考,作为产品的受众?他们为什么愿意消费或者使用我们的产品?他们的选择是否有唯一性?也就是当他面临选择的多样性,或者我们让他们觉得利益相关性不大的时候,他们的内驱动力不大,这个推动也就比较难了。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品牌推广是比较吃力的,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注意,再多的推广也是硬广,不见得能够讨好受众。
我们推广,其实很多时候都容易让我们手忙脚乱,所以这个关系链一定要弄好,一开始我们让他们参与进来,还要让他们有动力自动的继续下去。口碑传播是一带一或者一带多的链式关系,口碑传播往往让他们自发的影响身边的朋友,真正的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所以产品能否成功一开始的口碑就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至于做活动是比较容易产生关系的,这个其实还是需要结合产品自身情况考虑。
而对于互联网产品的用户营销,要做好,有三点必须搞清楚:
1、用户/消费者的趋向性(行为)
互联网经济为什么大家都注重去做用户的经济?因为互联网的大数据在未来可以对用户行为的趋向性有精准的把握。任何产品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而需求最终又是以消费者/用户为导向的。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传统行业的弱点:那就是最高层决策者在远离用户利益和市场,互联网产品的用户营销将更靠近市场。
物联网的时代是一个产品相互冲击的激烈时代,我们需要一定的方式去建立顾客对产品的诉求,不理解产品的诉求就无法做好产品。产品的竞争,已经从当初的有没有产品到产品的质量好不好,到配送、售后服务好不好,是否完善,到品牌的认知度以及现在的整体的用户体验,未来更是对用户/消费者的趋向性预测和把握的竞争。
2、用户的精准性
我们做产品是真要帮助人解决一些问题或者让人受益,而这些应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或者具有市场空白的。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带来个性化的追求,我们做产品肯定希望不是普普通通,一定要带有一定的利好点才能受欢迎。互联网的产品越来越多,从实体到虚拟,从个体到物联生态,用户的抢夺越来越像一场厮杀,所以才有了“一开始一定要制造尖叫点才可以很好的传播”这句话。我们为什么做传播?一是基于口碑的积累,二是有传播才会有参与度,因为传播是参与度的一个检验方法,基于传播达到一定的用户认知。传播会引起传播者的好奇心,最终会达成一定的受众行为。我们做活动也好,做其他的也好,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共同欲求点,仅仅靠所谓铺地式的推广,效果不一定好。每一样产品,它都有一个价值的呈现,当这种价值呈现符合消费需求,这时候口碑传播才会比较好的实现,服务也才比较好的呈现。而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就有了用户的自动筛选,有了 用户的精准性,用户的价值也更容易在传播中被放大!
3、用户的群体性(裂变效应)
互联网产品,越来越注重用户/消费者的参与感,比如使用感受或者用户体验这就是他们对产品驱动力产生的根源,所以个性的东西比较容易招人喜欢,比如私人定制大家都喜欢,因为用户会觉得这是单独为我做的东西,有了虚荣感和存在感。
互联网未来的用户人群将会按社交需求、购物需求、娱乐需求、兴趣需求等越来越细分,这也是互联网在越来越满足个性化服务和不断完善用户体验的过程。这种用户的群体性特征也是上面所说的用户精准性的体现,它也容易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裂变效应。从传统的门店到后面的线上门店,这是互联网对传统的一次颠覆,而未来体验式的社区购物到更多的虚拟社区的呈现,也将会对传统的电商有巨大的颠覆。举个例子,过去几年以往的传统书店被线上的书店颠覆冲击,未来传统的线上书店也会被以阅读为兴趣的社区体验式的服务冲击,对比传统的线上,社区的体验式服务更以兴趣为导向,具有很好的社交互动,从而具有更好的交互体验。而未来这种体验式的社区不仅仅是传统的O2O,更有可能是一种虚拟的社区存在,可以根本不用O2O呈现,只要一种群体性的互联网社区(比如app)就可以呈现,也就产生了一种关联购物。
互联网产品的用户营销需要基于用户的趋向性、精准性和群体性三点的把握才能更好的展现,用户的营销都在做品牌/产品的归属感和依赖感,而用户的粘度其实最重要的也是做用户的归属感、依赖感,这种归属感和依赖感一方面来自于自身的需求(社交需求、购物需求、娱乐需求等),一方面来源于朋友以及周围环境,这两种都会随时间而改变。互联网产品的用户营销有利于企业在产品投放市场的过程中不断的改善,去弊扩利,以更好的市场敏感度接受市场检验,以及通过用户反馈嗅出产品问题甚至预测市场反应,从而有问题及时扭转方向和及时调整相关策略!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李北水,关注互联网和电商研究的营销人 联系邮箱:1632243890@qq.com,(与我联系时,请说明您是在“中国品牌建设网”看到这篇文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