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参加团购,对价格、产品等信息的了解就少;如果不参加,又可能会错过团购的低价格。所以,对于待装业主而言,建材、家具团购是必须参加的,但也一定要谨慎对待,尤其是如今陷阱重重的网络团购。笔者请教了几位对团购经验丰富的家装达人,希望帮助消费者在参与团购过程中,跳过陷阱,找到馅饼。
秘技1:别太相信砍价师砍出的“赔本价”
团购现场,气氛热烈。经常出现的一幕是:砍价师一出马,商家最后只好无可奈何地出血卖“赔本价”。“赔本价”会不会只是一幕合作演出呢?如果场场都是亏本买卖,商家为什么还乐此不疲地参加团购?所以,别太相信砍价师砍出的“赔本价”。据知情人透露,现在的网络团购都会向商家或参与企业收取一定的广告费与组织费,费用从2000元-20000元不等。或许打折的幅度和底价早就已经定好了,就等着你现场冲动下单呢。
为了谨防“赔本价”忽悠,参加团购会之前,还是老老实实先去一趟卖场做个暗访,确定要买的型号,摸清价格底线。那么团购现场要不要下单就心中有数了:团购的产品是不是自己要的型号,价格是不是便宜,一目了然。
对于懒人,还有一招是屡试不爽的。如果你平时忙,懒得跑市场看产品,通过团购摸清产品底价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参加一次大型团购活动,就能一次记下十几种品类、数十种产品的价钱,但现场不用急着订,问清楚有效期、是否可退,看好想要的品牌和款号,再去市场比折扣好了。
秘技2:参加有第三方监管的团购
现在的团购实在多得眼花缭乱。大部分业主参加团购是为了便宜的价格,但请注意,这种价格的优势必须与优质的产品、售后服务画等号。
有些无良商家摆出的样品是优等品,等送货到家后就会发现,产品的花色质地要比团购会上看到的差很多。这时商家送的是二级、三级品甚至次品。若团购的售后没有保证,商家不给换货或要求加价的可能性都很大。
所以,在选择参加团购时,要确保团购的组织者有第三方的监管,万一出现售后服务等问题,可以有地方投诉。有的团购组织举办一次就走人,遇到问题商家就跟你扯皮,很难保证消费者的最终利益。而那些自发组织的团购活动,除非很熟悉的人一起参加,最好不要去掺和其中。
此外,不管参加团购与否,都应该选择品牌,品牌产品价格贵,折扣也低不了太多,但是售后的确不错,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秘技3:保留发票先别急着付全款
现在很多来参加团购的商家都只带几款样品,大部分消费者在团购现场看不到实样。这种情况下,即使商家给的价格很优惠,也不能交全款,可以考虑缴纳少量定金。
很多时候,团购组织者会打着某大品牌的名义来吸引消费者,但实际上现场参加的大品牌很少。现场很多杂牌虽然价格很低,但产品质量、服务等各方面都无法保证,而且不像大品牌在市场上有统一价格。有的小品牌还可能在辅料上做文章,原本免费赠送的可能收费,或者干脆将辅料加价。虽然主材便宜了,但七七八八的费用一加,反而比市场价还要高。
如果现场签合同,一定要注明产品的材质、产地、等级。验收时要多加留意,保留发票、单据,甚至谈话记录等相关单据,以便于事后退货或者维权。
人声鼎沸时 请擦亮眼睛
团购,原意是“团体采购”。这种消费形式一度让不少消费者因团结的力量而振奋。但随着团购网站、职业团购组织的蜂拥而来,团购,到底是“团体受惠”还是“团体挨宰”?消费者在心里不禁打了一个问号。
“现在的团购,尤其是网络团购,往往是杂牌当主角,品牌当陪衬。”在采访中,一位知情人士说了自己的担忧,由于一些卫浴、橱柜、瓷砖等大品牌建材商严控价格体系,有自己健全的营销渠道,并不是第三方团购组织者的主要客户群。团购的火爆,反而为一批小品牌,甚至假冒伪劣品牌打通了畅销的“市场脉络”。
据了解,由于中小建材品牌的代理商的定价权都比较灵活,利润空间也大,可以根据团购活动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价格,容易制造低价效果,成为了不少团购网站常年合作的“座上宾”。这多少让记者明白了团购的退单率为何与日俱增。
都说“买的永远不如卖的精”,团购,到底是陷阱还是馅饼?在团购现场人声鼎沸之时,我们或许更应该学着理性地擦亮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