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2012年工信部中国工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研讨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旨在研讨解决试点企业在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面临的阶段性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家品牌培育试点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交流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质量处处长何小龙主持,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沙南生副司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141家试点企业、地方工信部门和技术支持单位在品牌培育方面做出的成绩,并就全面提升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能力提出了三点意见。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试点企业的责任。今年是工信部组织开展的“质量品牌建设年”。在“建设年”活动中,加快工业品牌培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按照工作部署,今年,我们要开展两个层次的品牌培育试点。一是全国性的试点,也就是这141家企业的试点工作。全国性试点的目的不仅是要指导这些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增强品牌培育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出经验、出案例。另一个层次是由地方和行业组织的试点工作,这部分企业数量更大,江苏省组织了100家企业,青岛市组织了50家企业,广东、重庆、福建等省市也已经做出部署。因此,全国性试点企业不仅自己要完成好试点任务,还肩负着将试点经验用于指导更多工业企业开展品牌培育的责任。
第二,要把成为试点企业作为工作的起点。141家试点企业是从近1100家申请企业中经过严格的程序评审产生的。成为试点企业固然可喜,但是要清楚地认识到成为试点企业只是品牌培育试点工作的开始。按照试点工作计划,大家要完善品牌培育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开展品牌培育能力评价,还要接受专业机构的外部评价。
第三,要结合企业实际建立适用有效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试点企业要结合自己的品牌培育基础、行业地位、市场环境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自己的品牌培育战略、目标和管理活动,不要盲目求高、求全。在策划和推进品牌培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切合企业实际,使企业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品牌培育工作。华丽空洞的战略、遥不可及的目标、难以操作的程序等,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政策与规划研究室主任周宏宁针对如何加大试点工作的推进力度、如何做好品牌培育初始评价、如何完善品牌培育战略、如何设计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文件的框架等问题做了深入讲解,为试点企业按计划开展工作,完善管理体系文件提供了针对性很强的指导。
经过近期中国质量协会品质与品牌培育推广中心的指导,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宏康装备集团两家企业初步建立了品牌管理体系文件,在当天会议上与广大试点企业分享了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