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学”的“齐其家在修其身”的内容着重指出一个家庭或者一个组织、国家的管理人员应该尽量避免五种情感偏差,这五种情感偏差主要是:“人之其(有)所亲爱而 辟焉;(人)之其(有)所贱恶而辟焉;(人)之其(有)所畏敬而辟焉;(人)之其(有)所哀矜而辟焉;(人)之其(有)所敖惰而辟焉。”“辟”是偏僻、偏 差的含义,是由于种种不合理的情感而造成的误差。这五种情感广泛存在,上至国家领导人、企业管理者,下至家族族长、为人父母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种问 题,需要他们及时自省反思。
何谓“人之其(有)所亲爱而辟焉”?意为人会因为自己特别喜爱亲近某个 人、某事物而偏袒、宠溺这个人,造成判断力下降,从而影响大局。历史上有名的“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便是典型代表。战国时期赵国被秦国围攻,在赵国负责政 事的赵太后向齐国求助,齐国要求赵太后将最喜欢的小儿子长安君送来齐国作人质,否则不予出兵。
任由 大臣劝说,赵太后就是不答应要求,甚至说“如有人再来劝之,老妇必唾其面”。在这个紧急关头,触龙出面,晓之以理,告诉赵太后真正对一个孩子好就要给他立 功的机会,不能因为“亲爱”他就锦衣玉食一味宠溺,让赵太后明白不可以因为宠爱长安君而偏袒他,这样既对长安君的成长和未来不利,也对国家的前途不利。
触 龙这样说道:“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之位,而封以膏腴之地,多予 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指公王)。”文章结尾也用赵国人子义之口总 结道:“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以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当一个人特别喜爱某一事物时,判断力就会出现偏差,不能正常思考问题,所谓“关心则乱”就是这个道理,感情会将理性暂时蒙蔽。欧阳修也说过:“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不仅是涉及国家间利益的要事,就是家长里短的鸡毛蒜皮小事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
“人 之其所贱恶而辟焉”则是一种相反的情况,由于不喜爱某个人而造成的判断、行动失误。春秋时期的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即可说明这个问题。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因为 在生产郑庄公时正在睡觉,生育过程很不顺利,因此一直对郑庄公有偏见,喜爱小儿子共叔段。武姜几次阻止郑庄公继位。想扶植共叔段没有成功。
于 是在郑庄公即位后为共叔段选了一个富裕的封地,共叔段仗着母亲的宠爱和哥哥的纵容,在封地招兵买马,企图篡权夺位。郑庄公虽然知道共叔段的举动,但是一直 不动声色,直到共叔段谋反时才将他一网打尽。而母亲武姜在共叔段谋反时应和,以及之前的种种偏袒行为也激起的郑庄公的厌恶,将母亲下放至小城颍,甚至说出 这样的话“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不过后来郑庄公对自己的做法感到后悔,在大臣的帮助下,与母亲重归旧好。这个故事中三人行为都有过错,为了权力完全抛弃 了父母兄弟之间的血缘亲情关系。不过这归根结底在于母亲因贱恶而对两个儿子态度偏僻,造成了后来的悲剧,这就是“身不修不能齐家”。
“人 之其所畏敬而辟焉”,这里的“畏敬”有两层意思,“畏”与“敬”,一般情况是由畏而生敬,并非真正的尊重,而且由于权势、威望等因素的惧怕而不得不尊敬, 本质上说应该是一种畏惧。人的一生会有各种害怕的事情,年少时怕父母、老师,工作后怕领导,结婚后怕配偶,办事时怕迟到,考试时怕不及格,总是在担心着受 穷和死亡,人的一生就在各种担惊受怕中度过,而这种惧怕也会影响判断力,在做一些事时畏首畏尾,被害怕的光环或者阴影所累。其中,这些“畏敬”之事都是潜 意识心理在作祟,没必要害怕它们,只要端正心态去对待就会发现它们不过是纸老虎,没有想象中的可怕。
对 于古人既害怕又敬畏羡慕的皇位,刘向一针见血指出:“夫天之生人也,盖非以为君也。天之立君也,盖非以为位也。夫为人君行其私欲而不顾其人,是不承天意, 忘其位之所宜事也。”晏子也说过:“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 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皇位虽然被统治者说成是天子之位,但是在智者看来,只有为百姓谋福利的君主 才可以称得上是明君,否则不过是虚占其位罢了。
至于“人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哀矜”的意思是同情 和可怜,“矜”这个字含义比较复杂,既有自得也有怜悯之意。《大学》中用这个词是同情、怜惜的含义,就如同孟子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人性中固有 的同情、怜悯之心。佛家中提出的慈悲之心,便是这种仁爱同情之心。不过,佛将仁爱分为两极,“慈”指的是男性、父亲之爱,“悲”偏于母亲、女性之爱。慈悲 哀矜如果发挥得当固然是好事,可以给人帮助,让社会充满爱心,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变成不分青红皂白的偏爱,失去本来的意义了,不但不会齐家,反而会偏 离“修身”的本意。
最后一个“人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敖惰”指的是骄傲懒惰,做事时自我感觉良好 而产生的懈怠、马虎的情绪。孟子的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陷溺其心者然也。”当一个社会或一个家庭富裕 了,他的孩子一般是奢侈的爱炫耀的,而一个社会如果贫穷,他的孩子一般会性情暴躁凶狠。很多富裕家庭的孩子就是因为从小锦衣玉食,生活条件太好而丧失了奋 斗的动力,自视过高,眼高手低,等亲自步入社会便会发现自己才能不足以立足立业,而将前辈辛苦奋斗来的家产败光,“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个道理。
这 五个不好的心理问题,对领导者修其身会造成严重的阻碍,而身不修就难以齐家,正如《大学》书中说的:“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 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每个人都有喜爱的事物,但在喜爱其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他的缺点,反之,当你讨厌一个 人时,也必须客观地承认他的美德和优点,这样才算自我修身到位,不偏不倚。但悲哀的是,大多数人往往做不到这样客观,他们会根据一己之好单方面褒扬或是贬 损某样事物,主观性太强。就像父母看不到子女的缺点,农人只看到别人家的禾苗长得好,却从来不认为自己家的禾苗一样壮实。
要 想修身进而齐家,必须首先避开这五点,才能找到方向,更何况这个家并非两三人的小家,而是几十甚至几百人的大家族。推而广之,“修身齐家”之道同样可用于 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领导者的个人修养。一个管理他人、担负着组织兴衰成败的人,首先要将自己的品德修炼好,各种权术、管理技巧都是细枝末节,修身立德才 是根本。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领导者才有可能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家族文化、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的人整合在一起,不因“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产 生判断和行动偏差,同等坦诚对待,将各种离心力凝结成一股合心力。
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的冬天如何生 活,生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在户外空地的笼子里,寒风凛冽,刺猬们被冻得瑟瑟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但由于它们身上有长 刺,因此会刺痛对方,也会被对方刺痛,于是刺猬们很快就分开了。可是天气实在太冷了,为了互相取暖,它们又靠在了一起。然而,靠在一起时又无法忍受刺痛, 只好再度分开。挨得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得太远,又冻得难受。在这样反反复复的聚散中,刺猬们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 距离,既可以互相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刺猬法则主要强调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运用到管 理实践中,就是强调领导者如何与下属保持距离,如何领导下属把工作做好。运用到教育心理学中,就是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日常交往中保持怎样的距离,才能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进一步延伸,我们可以把刺猬法则所指的"距离"分为心理距离、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应注意这三种距离的尺度, 如此才能活用"刺猬法则"。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刺猬法则给领导者的启示有如下:
通过对刺猬法则的研究,谭老师建议领导者应该与下属保持密切的关系,但这是指"亲密有间"的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如果领导者与下属亲密无间地相处,容易导致彼此不分、称兄道弟,在工作中丧失原则。因此,领导者应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既要表现出亲和力,也要给人敬畏感。
在 这一点上,通用公司的前总裁斯通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工作中,斯通很注意实践刺猬理论,尤其是在对待中高层管理者的时候更是如此。在工作场合和待遇问题 上,斯通对下属不吝关爱,但在工作之余,他从不邀请下属到家做客,也不接受他们的邀请。正是由于斯通懂得与下属保持适度的心理距离,才使得通用公司的各项 业务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
与下属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既不会让你显得高高在上,也不会使你与下属互 相混淆身份。这是管理的一种最佳状态。想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就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这种原则应该对所有人都通用,这样既可以约束领导者自己,也可以约束下 属。掌握了这个原则,也就掌握了成功管理的秘诀。
与下属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 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领导者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领导和下属之间互相称兄道弟、吃喝不分。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树立自己 的形象和威信,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领导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避免和某些下属走得过近,避免和某些下属过于疏远,这才是管理的成功之道。
如 今,职场、官场上,不少领导者喜欢攀亲戚、攀关系。在餐桌上,一听说是校友、老乡或是朋友的朋友、老乡的老乡,就立刻亲热起来。数杯酒下肚后,就开始呼朋 唤友、称兄道弟,进而建立联系,有事没事一起出来吃吃饭、喝喝茶,一听到谁当了什么长、升了多大的官,就立马给他锦上添花。
不 可否认,人脉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积极与人交往是结交人脉的重要途径。但是这种称兄道弟的关系一旦进入了职场管理和官场,就变质、变味了。其一,很容易出 现"一人晋升,鸡犬升天"的亲信派,因为是"兄弟"关系,所以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把原则、公司利益抛之脑后。其二,极易出现腐败现象。因为是"兄弟"关 系,之间的距离就缩短了,说话做事就随意了。试想,果真这样,领导者在企业内如何服众?是不是会激起另外一些下属的反感和不满呢?
说 到底,领导者还是不能与下属、同级走得过近,尤其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事实上,心理距离是建立在空间距离、交往频率、情感距离之上的,比如,想要和下属 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可以试着不要和下属频繁交往,不要和下属走得过近,不要随意接受下属的情感投资。这绝不是做"冷眼包公",而是要学会公事公办,在什 么场合说什么话、做什么事。
总之,今天的领导者非常幸运,因为我们有近一百年的管理理论和思想演进 的历史可以回顾,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发展创新。相应地,每个成功的领导者都应该是一个心理学专家,都应该懂得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谭老师希望我们 的企业领导都能重视心理学,学点心理学,用好心理学!
作者:谭小芳 |